400 669 0383

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参评十大考古项目

2025-03-07 16:07:17

宽创咨询 | 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参评十大考古项目

  发掘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肖小勇

图1 莫尔寺遗址位置图

莫尔寺遗址位于新疆喀什市伯什克然木乡莫尔村东北,距市中心约33公里。

遗址建于古玛塔格山东南部侵蚀台地上,是一处汉唐时期的佛教寺院遗址。

2019-2024年,在“考古中国-多元宗教及本土化研究”重大课题框架下,开展了持续性主动发掘,

较系统地揭示了遗址的文化内涵、寺院布局和演变过程,提供了我国早期大型地面佛寺形制布局和中国化发展的典型样本。

图2 莫尔寺遗址区域分布图

工作概况:

莫尔寺遗址发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等国探险队曾前来调查并盗掘,发现少量遗物。

2019年起,中央民族大学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持续对莫尔寺遗址实施主动发掘。

通过调查、勘探,初步确定了遗址的分布范围、分布特点及周边同类遗址分布情况。

通过发掘,清理出大规模寺院建筑群,出土了极具特色的石膏佛教造像、铜钱及石、陶、木、丝织品等大量遗物,较系统地揭示寺院建筑构成,

开展了寺院布局和演变过程的研究,基本明确了主要建筑的基本结构、性质和遗址的兴衰历程;

采集了大量动植物、孢粉、土壤、石膏等检测样品,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对古环境进行了初步复原,对建筑材料等遗物产地进行了探索。

对相距仅500米远紧邻的莫尔遗址进行试掘,为探讨二者的关系提供了线索。

开展了莫尔寺遗址所在恰克玛克河流域及周边地区佛教遗址的调查,推进古疏勒及丝绸之路佛教考古,和我国早期佛寺起源和中国化探索。

图3 莫尔寺遗址历年发掘区域图

 

价值与意义:

莫尔寺遗址的系统发掘表明,该遗址结构、布局基本保存完整,寺院建筑类型基本齐全,时代较早且延续时间较长,

发展演变过程基本清楚,首次提供了早期佛寺布局及其发展演变的样本,是我国早期大型地面佛寺的典型代表。

北传佛教经犍陀罗地区传入中国,莫尔寺遗址是离犍陀罗最近的大型地面佛寺,显示了其与犍陀罗佛寺的渊源关系,

也体现出本地建筑特点和中原经济文化的影响,是三者在我国最西部地区的深度融合,提供了佛教中国化的新模式。

泥瓦的发现虽仅一例,但提供了中原建筑影响的重要线索,也为寻找武周时期在疏勒镇修建的大云寺提供了线索。

莫尔寺的发现实证了新疆地区多种宗教并存,见证了中央王朝对西域有效管治和宗教管理。

 

宽创国际作为一家在文博文旅领域具有深厚实力和丰富经验的国际化公司,

利用自身的创新人才和技术优势不断创新展览的呈现方式,致力于将文物和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生动有效地传递给观众。

宽创国际不仅注重遗址本身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更致力于通过科技手段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

 

(新闻来自文博中国 公众号,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三十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联系我们

电 话: 400-669-0383
+86-21-5169192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科苑路1518号 宽创文化科技产业园

国内分公司

香港 深圳 成都 西安 青岛
版权所有 © 2020 上海宽创国际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08021898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10313号